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14章 朱元璋的长远目光,洪薯

第14章 朱元璋的长远目光,洪薯

    第十四章:朱元璋的长远目光,洪薯!

    “多……多少?”

    听到这官员的回答,老朱和朱标几乎是同时站起来问道,连带着声音都有些颤抖。

    朱元璋的瞳孔收缩,朱标更是双手战栗。

    不光两人,马皇后和郭惠妃也陷入了呆滞之中。

    亩产……,两千八百斤?

    小孩子们或许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震撼。

    可老五朱橚已经下意识的开口道:“怎么可能!三千斤,有三千斤?这玩意要是大规模种植,岂不是咱们大明百姓都能吃饱饭了?”

    现场短暂的沉默了一会。

    观稼殿主事的官员此时也跟随着颤抖起来,并且高声大呼:“陛下,这是天降祥瑞啊!”

    三千斤什么概念?

    在粮食普遍五百斤产量的大明,三千斤就是近乎六倍的提升。

    虽然这其中还有不少水分。

    朱棡这时候也开口道:“爹,这红薯虽然是三千斤的产量,但是也有一些不如稻米的地方。”

    听到这话,朱元璋转头看着朱棡。

    其他人也疑惑的看着朱棡。

    “什么地方?”朱元璋开口问道。

    “第一,红薯的三千斤是含有水分的,和稻米小麦的分量不同,三千斤的红薯,比之稻米,或许也就在两倍左右的增加。”

    “其二,红薯保存最多一年之期,并且需要深挖地窖用于储存。”

    “其三:红薯虽好,可营养不及稻米小麦,无法一直作为主食使用!”

    一连说出三个弊端,朱棡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

    可没曾想,老朱一拍桌子。

    “这叫什么问题?”

    “老三,咱且问你!”

    朱元璋一手叉腰,站起来指着那大棚里面收了一半的红薯,开口道:“你这红薯,是不是就在这旱地上种出来的?”

    “回父亲,是的。”朱棡点头。

    朱元璋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下说道:“大明,不缺地,可为什么粮食还是一直缺少?仅仅只有江南诸省才是粮食重镇?”

    不等众人回答,老朱就迫不及待的开口。

    “是水!”

    老朱沉声道:“因为江南有水,且水道丰富,引水可成渠,这才让江南诸省变成了粮食重镇。”

    “可这红薯,可是在旱地上种出来的!”

    “耐苦寒,耐干旱,那就说明,不需要很多的水,就可以种出来粮食,这对百姓来说,是福音。”

    “至于第二条第三条,那完全不是问题。”

    “种红薯不意味着就要抛弃稻米和小麦,小麦产量低,可以匀出一部分土地种植红薯。”

    “这些红薯作为一家人保命的口粮,一亩地,就可以保证一家人不饿死!”

    “至于你说,红薯不能久而食之。在咱看来,不外如是,一般天灾发难,也就在前后几个月,只要有足够的红薯可以撑过天灾,那便是好东西。”

    “总比,吃树皮,吃观音土,吃草籽来得强。”

    朱棡此时也被朱元璋的一席话给惊讶到了。

    老朱的眼光,属实是长远且精准!

    “儿子,受教了。”朱棡拱手道。

    朱元璋摆手。

    很快,他的目光变得深邃又郑重。

    “棡儿,有此物,天下可定!人心可定!”

    “大明立国五年,粮食一直是各地的第一大事,尤其是今年出征,更是耗尽了这五年攒下来的口粮。”

    “如此关键之际,你为咱带来这般神物……。”

    朱棡抬头,道:“爹,孩儿不要任何东西,孩儿这是给家里做事!理所应当。”

    “家国天下,朱家就是天下,天下就是朱家。”

    他知道这是老朱准备给赏赐了。

    不过此时不是要赏赐的时候。

    他得再气一气老朱才行。

    他想着换点药,给他亲娘马皇后和大哥朱标。

    听到朱棡的话,朱元璋连道三个好字。

    “好好好!”

    “是咱的儿子!”

    朱元璋之前心里有一口气,此时这一口气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心里的畅快和兴奋。

    亩产三千斤的红薯!一亩地就相当于十亩小麦的产量,有了这玩意,大明不再担心每年赈灾所需要的粮食。

    也不用再为军队的口粮担忧。

    红薯确实不能一直吃,可能作为辅食啊!起码可以减少一半粮食的用量吧?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内心就开始膨胀起来了。

    “天降祥瑞啊!陛下!”王景弘跪地大呼。

    “去特娘的天降祥瑞,这是咱儿子的功劳!世上有这样的好东西,老天不见得给咱,是咱儿子献上来的。”朱元璋哈哈一笑,挥手道。

    朱标此时走上前来,拱手道:“父皇……。”

    朱元璋随即点头:“去办吧!”

    两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深意,朱标拍了拍朱棡的肩膀,很有气势的道:“老三,辛苦了!”

    说完,朱标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此事必须马上着手安排,有这六千斤做种,或许要不了几年,大明上下都可以种上这样高产的红薯了。

    必须马上安排官员着手栽种。

    “对了,此物叫什么来着?”

    “爹,叫红薯!”十三弟朱桂开口道。

    “红薯?不错,洪武年的洪薯,好名字!”朱元璋点头道。

    洪薯?

    朱棡哭笑不得。

    这名字……,算了,老朱怎么高兴怎么来吧。

    此后,这个东西就叫洪薯了。

    “哈哈哈,好事,天大的好事!”朱元璋大笑道。

    此时他的笑容可是发自肺腑的开心,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一块去了,语气之中的自豪和快乐那是半点做不得假的。

    马皇后也高兴的道:“好事,确实是大好事!有此宝贝,百姓可算是有福了。”

    朱元璋转身,眨了眨眼,随后看着朱棡。

    他有些乐呵呵的道:“你是早已知道此物的神奇,所以才跟徐天德赌的?”

    朱棡轻笑道:“是的,爹。”

    “你真的要上战场?那可是杀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那里可没有什么亲王,殿下!”

    朱元璋的声音微微沉重了下来。

    “咱第一次上战场,就是跟着红巾军的义军在濠州城外埋伏元人,那一仗打完,咱吐了三天。”

    “死人,死的太多了,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人,下一秒就被砍了脑袋,砍了手脚。有的肠子和五脏都从肚子里掉出来。”

    “运气好的,一刀死了省事。”

    “运气不好的,死不了,拖着一副残躯过一辈子。”

    “你真的要去?若是你执意要去,咱可以让你去,但是你不能当官,只能做一小卒!听命于将领。”

    “但凡有半点违抗军令的地方,你必须受了军法,然后滚回来准备就藩。”

    “你答不答应?”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棡。

    朱棡微微一笑,抱拳道:“塞外狼庭,匈奴去得!金人去得,元人也去得。”

    “既然如此,咱汉人,有何去不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