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249章 粮价,朱棡的鬼点子

第249章 粮价,朱棡的鬼点子

    第二百四十九章:粮价,朱棡的鬼点子

    如今太原城热闹的有些让人陌生。

    周边各地粮商相继赶来,无数笔物资粮食的交易在太原城之中完成。班用吉出面以朝廷的名义为粮商们办理合同。

    粮商们之间彼此也有交易,一些没时间等待或者胆子小的商队,将粮食运来之后便马不停蹄的以两贯左右的价格卖出。

    去除成本,利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高。

    而那些大户,手里头余钱且在太原城有一定根基的,则是将这些散户的物资全部买了来。

    一时间,太原城内交易不断。

    而其中最重要的粮食价格,也上浮到了两贯五百钱。

    这个程度的涨幅,已经非常夸张了。

    近乎是四分之一的涨幅。

    当今天下粮食富足之地莫过于湖广江西等地,但朝廷这几年为收复失地,多次派军前往各地,民间粮食的存粮并不丰富。

    就算是大雪到来的那天,太原城内也不过只有四十八万石的粮食!其余物资如布帛,也有近五万匹。

    而这个阶段,朝廷还是一直没有开口这些粮食到底是买还是不买!而且就算是朝廷要买,这个商人也不会卖。

    太原城的一家酒楼之中,包间之中坐着一桌子的富贵人士。

    商人身份虽然低贱,但是不妨碍他们的钱是香的。

    有钱,想买什么没有?

    朱元璋极力压低商人的身份,让商人的社会地位低的好似贱民一般。

    但不可否认,商人有钱。

    “你们手里有多少?”

    “没多少,没多少,小生意。”

    “那东边仓库里面的三万石粮食是谁的?”

    包间之中商人们互相拆台。

    他们坐在这里,就是为了商谈如何坐地起价。

    最终,他们以多次交易,来回倒腾买卖的方式,一次次将粮食的价格抬高。一次次的买入和卖出都有官府的记录和合同,价格也是一次比一次高。

    这个抬价的过程甚至没有锦衣卫的参与就完成的异常的顺利。

    在二十号这天,天降大雪。

    太原城俨然成为了被大雪掩盖的城市。

    在太原城的东城门,徐达归来了。

    花了本个月,徐达尊朝廷的旨意,清缴了山西世侯十二家,缴获物资无数,银钱合计约七十八万贯。

    其余如家产、田产、名贵饰品、字画更是数不过来。

    看到钱,这些商人的心里更有底了。

    当天下午,价格就一路攀升到了三贯一百钱。

    这个价格,已经是众多商户的心理价位。

    徐达的院子里,朱棡笑意盈盈的看着徐达,两人此时对坐,两人的脚边摆着一个暖炉。

    “魏国公,你认为这个炉子怎么样?”

    朱棡问道。

    徐达也有些惊奇的看着面前的暖炉。

    一个铁质的炉子,在炉子的正上方有一个圆形的铁环,铁环的四周有几个支撑的架子。

    而在架子上面,一个铜壶正在被煮的‘咕嘟咕嘟’发出声音。

    “这是石炭?”徐达还是不敢相信的问道。

    他嗅了嗅空气之中的气味,并没有闻到那刺鼻的气味,并且炉子里的火势通红,炽热的热浪炙烤着自己的脸。

    一般的石炭,哪里烧的出这样的火?

    无烟,无味。

    “对,这就是石炭,不过应该叫无烟煤!”朱棡笑道。

    “这是无烟煤专用的暖炉,下面离地,上面有口子可以烧水,只需要接一根排烟的烟囱就可以放心的使用。”

    徐达有些不敢相信。

    但震惊了一会,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接受了眼前的现实。

    他喃喃道:“不光山西,整个大明各地都有石炭,若是石炭能够这般使用,那我大明百姓岂不是再无柴薪之忧?”

    烧木炭是需要大量的树木的。

    而且工序繁杂。

    虽然火势很旺,并且安全,可燃烧时间短!并且价格相当昂贵,在大明,木炭都是富人取暖使用的东西。

    京师街头的卖炭翁,一箩筐木炭可卖三十个大钱。

    朱棡说他要解决大明百姓取暖的问题,无烟煤,就是他的办法。

    “魏国公,按照赌约……。”朱棡笑呵呵的道。

    徐达抬头。

    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本小册子放在桌子上。

    朱棡不解的拿起来看了看。

    顿时脸色无比的憋屈。

    朱棡无语道:“所以,这笔钱,本来就是我的?”

    册子上是老朱的手书,说的很清楚,山西世侯所藏匿的财物,全部用于治理漠南。

    这是被老丈人给摆了一道啊!

    徐达淡淡一笑:“不试探试探你,怎么知道你有这么多鬼点子?这东西给我准备一车,马上送回京城!”

    朱棡赶忙道:“别!”

    徐达皱眉:“此事必须上奏朝廷,这是大事!而且你的无烟煤技术也必须拿出来,为大明百姓解决取暖的问题。”

    他凝重的看着朱棡:“少死很多人,这件事你不能犟,不然我这个岳丈可要揍你了。”

    徐达是吃过苦的人。

    知道冬天没有柴火取暖,没有厚衣服的百姓过冬是非常痛苦的。

    尤其是老人家和孩子。

    朱棡听罢也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件事是没办法私吞的!而且我也没有打算私吞,此事利国利民,唯有朝廷经营才能做到百姓用得起,有的用。”

    徐达点了点头。

    “你能这么想就好。”

    朱棡笑了笑:“但这件事不能就这么轻飘飘送回去,我如今是外放之身,功劳大了不好办。在有功的同时,我得办点天怒人怨的蠢事才行。”

    蠢事?

    徐达思量一番,默认了朱棡的话。

    到了山西之后,朱棡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于好了。

    徐达把此次缴获的物资名单交给朱棡之后,道:“明日起我会带着人去下辖的县城开始划地。”

    说到一半,徐达又道:“你割商人的韭菜可以,要么就是往死里弄,要么就别得罪的太狠。商人虽无权,但背后若是有有心之人操控,也能造成不小的乱子。”

    朱棡揉了揉鼻子:“您都这么说了,我不把他们给处理干净,岂不是不礼貌?”

    “而且要是价格太高收购,我也舍不得啊!”

    “现在大同府哪里都要钱,朝廷说给五十万贯也没给,这不是吃草挤血吗?”

    徐达白了他一眼:“钱不是给你了?”

    等等!

    朱棡愣住。

    啥意思?

    这笔钱,老早就算上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