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367章 无法自拔的杨宪

第367章 无法自拔的杨宪

    第三百六十七章:无法自拔的杨宪

    战败的消息扩散开来,百姓们对浮屠营也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昔日那个立下不世之功的浮屠营,难道真的消亡了吗?

    而随着盛庸刀斩侍郎的事件传开,再经由那些所谓的清流传播,而后又以讹传讹下来,变成了浮屠营将士骄纵自满,打了败仗还斩杀上官。

    态度,极为恶劣!

    但不管如何,浮屠营被刑部收监,六百多人回到京城,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连家人都没见到,就被直接关在了刑部大牢。

    杨宪也匆匆回到相国府。

    “老爷,有老家的学子前来拜见。”

    管家上前说道。

    杨宪点了点头,随后道:“带去正堂。”

    正堂之中,杨宪见到了那个来自浙地的年轻学子。

    其实说是年轻,但年龄和杨宪也不过相差十岁。但两人身份地位相差太多,可谓是天南地北!

    一个是当朝监国,目前的权势顶点!二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言可定生死。

    一个只是心中抱负无处施展的书生,一介白身,毫无权势。

    来者名叫花纶,在仁和是个挺有名的才子。

    其最出名的便是那张俊朗的脸蛋,颇有一种诗词之中‘春光娇面秋月眉’的模样,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男面女相。

    花纶在杨宪面前行礼参拜之后,便将自己所作的经义交给杨宪一观。

    “这是你作的?”杨宪看着手里的经义,问道。

    花纶点头,恭敬的回答:“是,相国,这是学生所作!”

    杨宪本来已经看到了一半,但是在花纶回答之后,又翻过手将册子的署名看了一遍。

    这位杭州学子所写的策论,核心思想是‘陈漠南弃留利害疏’。

    文中以北宋时期的宋辽局势举例,而后延伸到联金灭辽的国策上,指出历史上最有名的‘徙戎论’。

    徙戎论是出自西晋时期官员江统的一部政治着作,其主要主张是应该将内迁关中的游牧族群迁出关外,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久而久之必生祸害。

    这篇策论,有让人拍手叫好之处。

    尤其是利用宋辽局势引出徙戎论,更是无声的将北宋的结局用来敲击世人的心门。让人们反思当前这种汉人、色目人、草原人不分的局势下,是否会存在敌人渗透的情况?

    杨宪看的连连点头,但对于其中的文章内在并不在乎。

    身为大明的相国,他自然能够看得出花纶这纯粹是读书读傻了。

    江统在提出徙戎论时,西晋国内的腐朽与八王之乱已经彻底摧毁了国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名头挂在那,谁也不愿意弑君。

    但拿徙戎论出来比较当今天下,难道是担心陛下手里的刀不够利索?

    大明这两年增添了二十万军士,猛将更是层出不穷!

    天下已定,雄主在位。

    换成现在的国力去北宋时期,皇帝能把辽帝跟金帝的裤衩子给扒了。

    但是……。

    杨宪看了一眼花纶。

    而后,看着花纶念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啊!”

    宝剑!

    对,花纶就是一把宝剑。

    杨宪微微一笑,随后很是优雅的将册子放在一旁,点头道:“你的策论作的不错,你的老师是谁?”

    “回相国,学生恩师只是杭州城一教书先生……。”

    “诶!知道知道名号总是好的。”杨宪淡淡一笑。

    “尊师为我大明培育出如此国之栋梁,让本相十分敬佩啊。”

    花纶一下子有些激动起来。

    杨相国这话,难道是说自己的策论写的好?

    岂不是说,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

    也难怪花纶如此高兴。

    洪武六年起,大明便不再举行科举,改成了荐举制,凡四品官员以上皆可荐举贤才。

    而荐举人其实也就是保举人,荐举人的级别越高,被荐举的学子在官场上地位也就不一样。花纶十分自信,他看不上寻常三四品官的举荐,而是想着由相国杨宪举荐自己。

    只要杨宪这条路走得通,花纶便可平步青云!

    杨宪将花纶的策论收下,让他三天之后的傍晚再来拜会。

    花纶自然是千恩万谢之后告辞离去。

    杨宪回到正堂坐下坐下,这才收敛了自己脸上的笑容。

    “老爷。”

    一个高瘦的书生走了出来。

    杨宪嗯了一声,道:“时运到了,困了便有人送枕头啊。”

    那书生微微一笑。

    “李善长何时回京?”

    “约莫是三日后。”

    “准备动手吧!”

    杨宪早就已经让人在李善长归京的道路上做好了准备,让一百多个忠诚于他的刀斧手伪装成老百姓埋伏于途经的城门之中,等到李善长的马车到了之后便装作是百姓暴乱将其诛杀。

    杨宪本想要再等等再动手,他在亳州城布置了不少,连负责建城的工匠都买通了,但皇帝一纸让李善长归京的书信,却一下子打乱了杨宪的计划。

    此时不动手,就没机会了。

    只要李善长出了亳州城那个龟壳,自己一定能找到机会动手!

    “那刑部那边怎么办?那些武人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话,若是等到太子或者陛下回京,怕是会坏事。”

    杨宪深吸一口气。

    他在赌!

    其实他做的这一切看似很冒险,甚至可以说是在找死!

    但是从他将第一个官员换成自己的人的时候,就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现在杨宪做的是什么?

    结党营私。

    有人也许会说,杨宪这完全就是没长脑子,在晋王生死不明,皇帝和太子都在的情况下还做这种事,当锦衣卫当皇帝的刀是摆设?

    但换个角度,不这么做,你又能怎么办?

    当你迈进官场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心中的报复根本难以实现,在自己身处的局面上,想要最快最有效实现办事,唯有‘吃拿卡要’。

    提拔自己人,让自己所在的部门成为自己的一言堂。

    这不是常规操作?

    而杨宪是一个很生动的人,他进了官场之后,始终还是记着自己和李善长的恩怨。

    前一世,杨宪自认为得到了皇帝的重视,而李善长年迈体衰,又有懒政的行为,于是杨宪觉得自己行了。

    我多能干啊?李善长干的那些事,我上我也行!

    朱元璋也有意用杨宪敲打李善长,于是将杨宪扶持起来,杨宪觉得自己在皇帝心里超过了李善长这个‘开国第一功臣’,于是开始大肆弹劾李善长。

    任职期间,罢去旧吏,更用亲信,专决省事,族侍御使刘炳,劾左丞汪广洋,广洋因免官。1370年,杨宪被朱元璋处决。

    只能说,杨宪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聪明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