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第1450章 成果显着

第1450章 成果显着

    对钱不感兴趣这样的话,听听就可以了。

    俗话说得好,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寸步难行。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银子,原来历史上大明为什么会亡国,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钱,缺银子,缺到连为国战死沙场人的饷信都发不出来。

    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连军饷都没有,谁又会为你卖命呢!

    这个时候,谁还能说钱不重要?

    朱慈烺心里很清楚,这每一分银子的流入,都是大明国力的增强,都是百姓生活改善的基石。

    他并不追求个人的财富积累,而是希望用这些钱来推动大明的各项建设,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着大明经济的繁荣,商业活动也日益活跃。

    各地的市集、庙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商人们穿梭于城乡之间,将各地的特产带到市场上,也带回了各地的需求和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明的商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商人们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同时,大明海外贸易公司、大明自由贸易特区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海外贸易的热潮。

    虽然说,荷兰人、葡萄牙人被大明打得妈都不认识,但是这并不妨碍西方其他国家例如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等等这些国家来大明贸易。

    而且,大明收拾过葡萄牙和荷兰之后,有了血淋淋的教训之后,来大明贸易的蛮夷都变老实了很多。

    没有人敢胡作非为,都小心翼翼的行事,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规,尊重大明的风俗习惯。

    赚他们自己该赚或者说是能赚的钱,也都按照规定缴纳赋税,服从大明蕃民管理司的管理。

    这个时候,朱慈烺建立的大明蕃民管理司和大明海关总署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有来华贸易的蛮夷都必须接受大明蕃民管理司的管理和约束,遵守蕃民管理十条,依法依规的开展贸易工作。

    而大明海关总署和大明税务司联合开展税收工作,对于进出大明海关的货物,征收关税和商税。

    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的火热,让海关税和商税大幅增加,一举超过了矿税和盐税,成为了大明朝廷收入的第一大税种。

    当然了,朱慈烺也要养活手底下的军队、皇家科学院、龙江造船厂、大明舰舶学院等等单位。

    所以,对于商税和海关税,朱慈烺依旧是采取和朝廷分成的办法,分成比例是五五开。

    朝廷拿五,朱慈烺拿五。

    但是,就是这五成,每年也可以给朝廷带来近两千万两的银子。

    两千万两是什么概念?

    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整个朝廷全年所有收入,加起来也不过是四百万两白银。

    现在单单商税和海关税一项收入,一年就比之前五年的收入多。

    因此,现在国库充盈,根本就不会再出现拖欠官员工资的情况,官员有了钱就要消费,消费又再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的好,商税又高了。

    如此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也并不是没有钱,大明的那些个商人,地主老财,有钱的很。

    只是,没钱的是朝廷罢了。

    经济上确实很繁荣,然而,朱慈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他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文明、军事保障等多个方面。

    在科技方面,朱慈烺加大了对皇家科学院的投入,鼓励科学家们进行各种创新研究。

    同时,他也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在文化方面,朱慈烺注重传承和发扬大明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鼓励各种文化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他深知,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能够让一个国家更加有魅力!

    在文化的熏陶下,大明的百姓们过上了更加充实的生活。

    街头巷尾,诗词歌赋之声不绝于耳,各种书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人们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朱慈烺深知,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因此,他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朱慈烺先是对教育考核机制进行了改革。

    科举制度依旧存在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县办学校中学习八年的文化知识后,参加皇家科学院统一组织的会考。

    会考通过后,便可以进入皇家科学院学习。

    这给了底层百姓科举外的新的上升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大明培养更多的人才。

    为了对应这项新的途径,朱慈烺要求,在三年之内,每个县都要建设五所千人规模的学校,进行启蒙和八年教育。

    对于这个教育,朱慈烺是舍得投入的。

    建设学校的资金和教育资金,朱慈烺都设置了专项资金进行支持。

    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和搜集各种专业人才,皇家科学院常年对外招收特殊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卫生方面,朱慈烺关注民众的健康问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

    和学校一样,朱慈烺要求,每个县在三年之内,都要建设三所上规模的医馆,让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病。

    同时,朱慈烺还鼓励医学研究和创新,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让百姓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文明建设方面,朱慈烺注重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他倡导诚信、友善、勤劳、节俭等良好品质,倡导公民道德建设,让大明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新。

    大明信访所已经在大明各县设置,大明信访所属于直辖单位,根本就不受属地政府的约束。

    百姓有冤情,对县衙不信任的,都可以通过信访所进行反映。

    再加强整顿后的锦衣卫和大明情报司的对各地官员的监督,大明如今的政治生态有了极大的改观。

    战舰在大海上航行,这一路朱慈烺想了很多,对于大明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