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红楼:开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马第352章 北静王细说内情,定计策欲除贪官

第352章 北静王细说内情,定计策欲除贪官

    水溶叹了口气,问道:

    “萧钦差,这大概是你第一次赈灾吧,你若是见过其他的灾区就知道了。

    对于快要饿死的人来说,糠麸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真的逼急了,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都可以拿来吃!

    比起观音土,糠麸至少能填饱肚子,还吃不死人。”

    萧彦明很是诧异:

    “朝廷明明拨下了米粮?”

    水溶无奈的一笑:

    “萧大人,我都不知道该夸你天真可爱,还是骂你不知人间疾苦。

    米粮那是能换钱的,所以那些贪官污吏怎么会放过这个上下其手好机会,历来赈灾,能够分到灾民手里的粮食往往还不足一成。”

    一成?

    萧彦明不敢置信:

    “王爷别是信口开河糊弄本官吧,本官此次赈灾并没有如此啊?”

    水溶淡淡的勾了勾唇,萧老头还自我感觉挺良好呢!

    “的确,萧钦差你是青天大老爷嘛!”

    萧彦明却从中听出了讽刺的意味。

    水溶指了指远处那一对流民父子问道:

    “萧大人,你就没有好奇过,那对父子之前为何会吃不上饭,甚至家里的女人因此活活饿死,明明你已经命人施粥赈济了,韦知府后来萧规曹随做得也不赖!”

    萧彦明很是迷惑不解,眼中都是迷茫。

    水溶叹了口气:

    “因为他们一家子病的病,弱得弱,抢不到赈济的米粥。

    本王来之前,朝廷赈济的粥那是能插上筷子而不倒的。

    萧大人啊,萧大人,你知道平民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吃的是什么吗?

    这种白米粥,许多人家过年的时候都舍不得吃上一口。

    你觉得百姓们个个都是圣人吗?

    这种施粥的法子,来占便宜的人只会如同过江之鲫。

    而那些真正饿肚子的流民以及老弱妇孺,反而轮不上一口吃的!”

    见到萧彦明面色难看,水溶又补了一刀:

    “何况,您以为这其中唯有这一点问题吗?

    萧大人你这些日子消息闭塞,大概还不知道,千阳县也只有你在的那几日流民有饭吃,你前脚一走,后脚那粥就清澈得能照出人的影子来。

    最后那些流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求助无门,竟然为了一口吃的,选择跟着白莲教造反。”

    萧彦明的眼睛瞪得如同铃铛,整个人也有些站立不稳。

    水溶火上浇油的说道:

    “萧钦差,你以为朝廷那么多经验丰富老道的能臣干吏,陛下为何偏偏派了我来。

    我那是来平乱的,如果不是要打仗,何时轮到我一个武勋来当钦差了?”

    萧彦明声音颤抖的说道:

    “那千阳的知府也是十年寒窗的清流士人,素有清名,怎么会?

    我还留了曾明监督!”

    水溶沉声说道:

    “萧大人,天下乌鸦一般黑,你当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是怎么来的?

    韦知府这样的清官才是凤毛麟角,贪婪者十之八九,你让当地官员负责赈灾,那和让猴子去看桃园有何区别!

    曾大人留下了又如何,他手中有兵吗?

    没有兵,下面人凭什么听他的,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事,萧大人你见得还少吗?

    还有,萧钦差,你以为你和杨百户的病真的是意外吗?”

    萧彦明仿佛被重重锤了一下,整个人都觉得头昏眼花:

    “杨百户?”

    水溶打开系统,看了看萧彦明的状态,这接二连三的,他怕萧老头受不住打击。

    见萧彦明的心脑血管还能经得起考验,水溶才面色沉凝的说道:

    “杨百户据说病逝了,因为死无对证,具体是不是病逝,我也无从查起。

    萧大人,既然你想问,那我便把这些时日发生的事全部告诉你,比如,萧大人你昏迷不醒并不止有瘟疫的原因,而是因为中了一种慢性毒——百日醉。”

    接下来萧彦明的三观破碎了又重塑,重塑了又破碎,良久,才对水溶说道:

    “这平安州的事态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老夫难辞其咎,过后老夫会给陛下上一封请罪的折子。

    不过,我还有一个疑惑,还请王爷为我解惑。”

    水溶心里偷乐,果然人在遭受了现实的毒打之后就会变得有礼貌多了。

    水溶摆了摆手说道:

    “萧钦差,你先别急着认领,您老还真没那么重要!

    平安州发展成如今这样,是幕后之人贪得无厌丧心病狂,流民暴乱,很可能也是他们故意放任和推动的,不管是换谁当钦差,估计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

    萧彦明不禁皱了皱眉,这北静王爷果然还是那么讨厌,尤其是嘴巴,安慰人都不会好好说话。

    “老夫有些不解,既然王爷明知那些贪官污吏会对米粮下手,为何还在赈灾时用上一半的米粮,本人却没有亲自去坐镇监督。

    老夫的前车之前犹在,我想王爷应当不会疏忽这一点才是。”

    水溶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这萧彦明还挺敏锐的嘛。

    “我刚到平安州不久,外祖父就给我来了一封信,告诉我水至清则无鱼,不可心急。”

    萧彦明有些诧异:

    “友仁先生?”

    在他心目中赵宥可是清流名士,为官之时是有名的直言敢谏,也是他们这些都察院御史的楷模,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水溶颔首:

    “我反复琢磨外祖父的话,直到在周至县,见到我军中许多士兵大字不识,也不会文书算术,安抚流民的时候人手捉襟见肘,我忽然就明白了。

    区区一个周至县尚且如此,平安州受灾的府县如此之多,我又该如何?

    就算平安州的官员良莠不齐,沆瀣一气,但是没了他们,谁来做事,谁又来赈灾呢?

    重新招募文人吗?

    临时招募的文人又怎么比得上官员做事老道有经验。

    所以,糠麸的好处就在于此,它不值钱,那些贪官是不会对糠麸下手倒卖的。

    至于米粮!

    舍不得诱饵,又怎么能抓住畜生?

    萧大人,在官场上本王还是个新丁,但是论起捕猎,本王可是最好的猎人!”

    萧彦明心中已经承认了北静王的办法不错,但是看着他得意的嘴脸,嘴上不由说道:

    “哦,本官记得去岁王爷因着出城去射猎没少被弹劾不务正业,怪不得擅长打猎呢!”

    水溶眯起眼的默默盯着萧彦明不说话:

    萧老头,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别以为我不知道,弹劾我次数最多,一直拿我刷业绩的,就是你这个老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