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第264章 挺好啊,洋荤都开上了?

第264章 挺好啊,洋荤都开上了?

    又说了会儿话,苏泊舟才搓着手说起了家里的难事。

    “父亲如今年纪大了,家里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

    “为了防止被纳入商籍,所以逼着言哥儿读书,想着好歹有个功名在家里,会合适些。”

    他长子苏安言,是苏家孙辈里唯一一个读书还行的。

    “到时候一直当个县丞也好,或者有个功名庇护家里也好,当然,岳父还是觉得在家中最好。”

    家里都是熟人,办什么事都方便,妹夫是吏部尚书,这不过就是妹夫一句话的事罢了。

    顾晨点点头,认可岳父大人观点,若是被纳入商籍便是贱籍,家里挣再多钱都不能穿丝绸了。

    “只要小侄子能过乡试,想留在家里自是没什么不可以的。”

    若是不能过的话,苏家还想当官,只能找机会捐官。

    可这是洪武朝,想要走这条路的机会非常渺茫。

    后门可以走,可也不能太离谱,起码你得有些本事,或者运气奇好,遇上朝廷需要花大钱的机会才行。

    “若是能有个秀才的功名也好,没有其实也不要紧,他是我侄子,家里曾经又给朝廷捐过粮。”

    “哪里有灾缺粮,打仗缺粮,筑城要人要粮要钱,苏家一直都是积极出力,上面心里都是有数的。”

    “不过,最好还是得考一个,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才最好。”

    一般家里只要出过当官儿的,就不会被打成商籍。

    可苏泊舟生意做得越发大,很多事也就不太好说了,难免不会有人嫉妒,背地里搞点小动作。

    还是直系亲属有个功名庇护,这才是护身的金刚罩。

    苏泊舟也知道这个理,打定主意回去好好督促儿子读书,便也揭过这话茬,另说些闲话了。

    他在顾家不过歇了三天,便要启程回南昌府。

    知道家人等得着急,顾晨和苏婉盈倒也没有留他。

    送他离开的时候,他再三推拒不让两人前去相送,说什么日头大,怕晒着妹妹和妹夫。

    可苏婉盈怎么可能答应,这可是她嫡亲的哥哥。

    中间隔着好几百里远,常年都不能见上一面的。

    顾晨原本还感动兄妹情深,当哥哥居然舍不得妹妹走几步路相送,生怕人家给热着。

    可当他看到马车里的异国女子时,这感动便也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语。

    顾晨见媳妇儿脸色越来越黑,连忙说冷笑话帮忙打圆场:“……兄长,整挺好啊,洋荤都开上了这是。”

    只不过貌似这个笑话不怎么样,因为媳妇儿不仅黑了脸,还朝自己瞪了过来,殃及池鱼啊这是。

    东宫。

    听说吕宋有金山,朱标的眼睛先是狠狠地亮了亮,随后又迅速收敛起来,满脸严肃地道。

    “金山不金山的不重要,咱们大明也不缺番邦小国这点东西,就是私藏倭寇的事肯定不能忍。”

    回头就派人狠狠责难,找借口敲诈一船回来再说。

    顾晨:“……是。”

    标儿果然是个黑心汤圆,干敲诈勒索的事都这么满脸正气。

    可等顾晨和标儿说完武校的计划,还有长期以文制武的想法后,标儿的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来回踱步几圈以后,才掀袍坐在顾晨对面道。

    “光曦,你知道的,父皇因为前宋时的原因,向来重武抑文,生怕再因重文轻武颠覆国策。”

    “武校可行,长期以文官监军,形成朝廷的制度,从而让文官指导军队,只怕父皇不会答应。”

    不止父皇不会答应,他也不答应,他更崇尚平衡之道,绝对不用以文抑武,也不会以武抑文。

    顾晨点头,他当然清楚标儿的意思,当年陈桥兵变,赵匡胤被迫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然后为了防止武将们夺权,让天下继续大乱,头几个皇帝便开始打压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此后,宋朝的国策便一直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废弛,国家尊严扫地,亡国后大家也称宋为\"弱\"宋。

    只不过,顾晨的意思,并不是要重文抑武。

    “殿下理解错了臣意思,万事皆要找到平衡点方才妙,不管重文还是重武都不是好选择。”

    顾晨见他误会也不着急,只是再次笑着强调。

    “臣的意思是,以文制武,而非是重文抑武,制与抑怎能相同?”

    “制,乃制衡,抑,乃打压,文武之间需要的是制衡,而并非打压,不管打压任何一方都会有问题。”

    “过于重武,武将会跋扈危害社稷,过于重文,国家会失去血性,会变得没有好战之心。”

    “一旦没有好战之心,那这个国家便几乎是废了。”

    宋朝便是个例子,朝廷没有好战之心只一味地求和守成,官场的文化更是腐朽不堪。

    他们明明有天下最好的弓箭手,还有天下最先进武器,比如突火枪,可他们偏偏就是不敢和北狄痛快一战。

    为什么?

    因为文官说:“官家啊,咱们可不能和人家打啊,打起来多少百姓颠沛流离,多少百姓无家可归啊,多少我大宋的好男儿命丧黄泉啊。”

    “官家当以仁德之心感化蛮夷,让他们看到官家的仁德,从而放弃战争,天下则太平矣。”

    可结果就是,等到宋朝灭亡,北狄也没有被感化那么一点,倒是把他们大宋给感化地亡国了。

    要么就是文官儿指挥军队,啥也不懂就胡乱指挥。

    还看不上卖命的武将,对待武将就跟对待奴才似的,还训斥他们好战好斗,没有仁慈之心。

    狄青明明立了那么功,却要被文官集团群起而攻之,被诋毁,被贬、被辱骂,想想就心疼。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他坐直了身子满脸地认真道。

    “光曦,你继续说下去,这个以文制武是怎么个制法?”

    他和爹也为这个烦心,这些个开国勋贵一上战场就跟脱缰似的野马,什么混账事都干得出来。

    回来也会纵容恶奴为祸,实在是令人头疼不已。

    若是不加以管束,迟早有一天连自己也护不住这些个叔叔伯伯,到那时才是真正头疼的时候。

    顾晨笑着道:“武人最大的问题便是性急易燥,凸显于放纵家奴、义子行恶,杀俘掠女掠财等方面。”

    “文人最大问题便是优柔寡断,而且尤其看重名声、重视稳定,所以他们监军其实是有好处的。”

    朱标点点头,算是认可顾晨的观点,文官纵然会弱国,可武将也会祸国,赵匡胤最开始的想法其实也是对的,只不过用力过猛了而已。

    顾晨便接着道:“可文人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让他们带兵打仗风险也确实大,武将无人管束也是堪忧。”

    当然,历史上那几个厉害的,比如王阳明他们不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