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宋小商圣第175章 温暖的玻璃

第175章 温暖的玻璃

    当天下午未时,陈铭带领一行人乘坐船只再次来到雨花台,唐师父的窑炉所在地。

    “公子好!”

    唐家父子鞠躬行礼,言语间的态度比起前两天更为谦恭。

    陈铭和郑焕相视一眼,明白了应该是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大家要深入合作,态度自然更加恭敬。

    陈铭亲切地对他们说:“唐师父,小唐师傅,我们今天一是来看看前几天制作的器皿,二是希望唐师父能够为我们制作一个新的物品——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琉璃这种材料必须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才能塑形,自古以来一直都是采用吹制的方法,怎么可能制作出平板形状的呢?”

    唐师父尽管对陈铭十分敬重,但在涉及专业的领域,他的质疑依然脱口而出,这与艾福四人组的态度截然不同。

    对于唐老师的质疑,陈铭并不在意,反而赞同地点点头说:“确实,根据当前的情况,大量生产是不可行的。我也不需要很多,先做一些尝试,看看效果应该没问题。”

    “您只要把制作玻璃的主要材料烧制出来,后面的事我自会有安排。”

    听陈铭这么说,唐老师傅便不再多言,带着徒弟们去准备了。

    陈铭则带领艾福四天团队的成员,按照无色琉璃的配方调配主要材料。半个时辰后,材料搅拌完成,小工们过来帮忙抬到窑炉旁边,准备开始烧制。接下来就是交给时间……

    陈铭一刻也不愿浪费,利用等待玻璃熔液出炉的时间,带大家来到前几天差点把小唐师傅埋进去的那个水泥坑边。只见水泥砂浆已经基本干燥,坑里面却显现出一个人形轮廓。

    “哎呀,这个东西真奇怪,怎么是个像人一样的形状?踩上去又硬得厉害呢!”

    王有贵初次到来,难免有些惊讶。

    陈铭大笑,兴奋地对郑焕说:“哈哈,这神器已经初步成功了!欢哥,按照最佳比例让西山头那边开始准备烧制,越多越好!”

    听到陈铭的话,其他曾经来过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对这个坚硬的新奇之物赞叹不已。

    水泥实验的结果令人满意,陈铭决定乘胜追击。他回到船上,在船舱底部找到一根粗大的铁棍。

    “这家伙可真重,有贵大哥来搭把手吧!”

    陈铭向王有贵喊道。

    王有贵和一位护卫一起费力地将大铁棍从船上搬到窑炉旁,累得直喘气。

    “公子打算用这根铁棍做什么用呢?”

    前几天从水泥坑中获救的小唐师傅唐三好奇地问。

    陈铭并未故弄玄虚,而是直接回答道:“受限于条件,只能因地制宜,这东西做得糙了点,但也还能对付用。到时候就要麻烦小唐师傅多花点力气打磨了。”

    唐三虽不识字,脑子却挺机灵,立刻明白了陈铭的意思:“公子是要用这大铁棍把热琉璃压平吗?”

    陈铭点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但还没那么精确。”

    炉火旺盛,原料渐渐熔化,又是一阵热火朝天的忙碌......直到深夜亥时,玻璃熔液才出炉。

    “这次的吹制工作不用讲究形状,吹得越大越好!”

    陈铭赶忙告诉唐家父子。

    这项任务自然轮不到唐老师傅来做,于是换成了唐三上场,对着铁管一阵猛吹,最终吹出了一个比人还要高的巨型玻璃泡泡。

    “接下来,等这个大泡泡冷却后,小唐师傅负责切割,切出大致方正平整的玻璃片即可,

    “切好的玻璃片需要再次放入炉内加热软化,然后使用这根大铁棍将其擀平...

    “擀平后,就是进行水磨工序了,尽可能地把玻璃片磨得光滑平整,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陈铭详细地交待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并让大家休息——毕竟现在已经接近凌晨了。

    尽管大明并不流行支付加班费,但陈铭也不想变成一个不顾员工权益的黑心老板。更何况玻璃烧制是个高风险的工作,要是出了几个工伤事故,那就糟糕了。

    一夜过去,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第二天清晨,当陈铭和艾福四以及他们的兄弟们都收拾整齐后,一起来到了窑炉。他们看见一片片明亮闪烁的玻璃摆放在那里,光彩夺目,非常引人注目。

    “昨晚我和师兄弟们忙碌了一整晚,抓紧时间把这些琉璃板打磨得光滑透亮,公子您觉得满意吗?”唐三略带疲惫而又兴奋地问陈铭。

    “很好,非常好!做得太棒了,各位兄弟辛苦了,我会安排下去给你们多加两天的工资……千万别客气,这是你们应得的!”陈铭对着这一群熬出了黑眼圈的手工匠人们表示感谢。

    说实话,这些手工打磨的平板玻璃质量确实不错,虽然比起后来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浮法玻璃略有些差距,但也相差不远。而且因为是手工磨制,玻璃表面竟出现了一层奇特的光环。

    这并非空穴来风,凡是手工艺品的光泽和机器制品仔细对比的话,总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有温度的玻璃!”陈铭抚摸着一块平滑的玻璃板,由衷地称赞道。

    “公子您是以真心换真心,别的雇主哪会管匠人们的生活安危呢……”

    王有贵低声说着,一如既往地实话实说。

    “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块玻璃板用途重大,我打算拿它来做山中木屋的窗户!当然这只是试验。”

    陈铭转过头向在场的人解释道。

    “哎呀,这不是书上记载的晋武帝时期的琉璃屏吗?那个可是极其奢华的东西啊!”

    子愚读书多,率先意识到了这一点。

    陈铭点点头,既肯定了子愚的观点,又加以补充:“你说得对,但也不完全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品应该会进入千家万户。”

    “而且这种东西不仅可以用来做窗棂、灯具、镜子、容器等等,每一种都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我们大明朝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人只买一件,那该值多少钱呢?

    其他人可能不清楚,但在座的各位都亲眼见证了,其实除了人工费用,这块玻璃的成本也就几十文而已……我想问的是,我能允许只有王家独自享用这一切利益吗?”

    陈铭的一席话让大家豁然开朗,纷纷点头赞同。

    感慨一番之后,陈铭发现时间已不早,于是决定动身回程。

    考虑到窑炉还需要有人留守照看,子愚主动请缨,愿意留下继续监督其他物品的烧制工作。

    看到这个对新技术越来越感兴趣的少年,陈铭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他把子愚拉到一边,私下里对他说道:

    “咱们都是自家兄弟,我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我现在就把制作玻璃镜子的方法教给你。接下来这两天你就辛苦一点,在这里让小唐师傅帮你做出几面来,这可是个宝贝疙瘩!”

    陈铭边说边将一份写着制作玻璃镜子的“锡汞齐法”的文稿递给了有些惊讶的子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