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美女扶额,刚出狼窝又进虎穴!第5章 薛夫人殁了

第5章 薛夫人殁了

    君亦止从朝政殿回来的路上,前线传来了一个举国欢庆的好消息——西北军营统领皇甫丹大胜冀国。

    冀国位于图璧东北,时常越境挑事,如今一举拿下,大有敲山震虎之效,图璧疆土因此得以扩张,越过冀国中部直至北面有一条护城河,地势天险,易守难攻,有这护城河护境,图璧边防便多了一重保障。

    君亦止已传恩旨,特授皇甫丹镇国大将军印,命总督各军,可直接参与地方朝政裁决。

    皇甫丹却并未班师回京,而是受命顺西北至西伐献。

    献国皇权频繁易主,诸王倾轧,国权分裂,国中早已桑落瓦解,邻近各国亦虎视眈眈,皆想分一杯羹,但边陲小国,又如何争得过图璧兵精粮足。

    待纳下献国,中原大地大一统便可告一段落,有了这两块缓冲地带,即便将来图璧西北有戎狄入侵,图璧可退可守,不至于边防一溃,敌军便深入中原腹地,后患无穷。

    君亦止此时心清意畅,托起茶盏轻饮了一口茶。

    李怀贤由殿外进来,在他面前跪下,两手覆地道,“禀告君上,清风斋薛夫人殁了。”

    这薛夫人真是可怜,进宫三载也没见过君上,如今不明不白就死了,连具全尸都没有留下。

    君亦止缓缓放下茶盏,清朗冷峻的脸上未见丝毫起伏。

    “如何死的?”君亦止负手而立,并未看向李怀贤,语气一贯的淡漠。

    李怀贤回道,“大致是昨夜死的,今日奴才送赏赐去清风斋,那里已是一片灰烬,巡火营说,大抵是夜里火烛倒了烧着了房子,夫人和她的侍女还不及逃出来便被烧死了,其二人尸骨无存。”

    “宫殿走水还出了人命,让巡火营参领自己去领罚,宫殿修缮事宜让工部看着办,宫中防火警示制你也督促巡火营尽快重建。”君亦止仿佛是在评断朝堂公事。

    心里却渐渐萌生出一丝惋惜。

    薛家人他分明厌恶至极,却不知为何,他忽而忆起菡萏渠中满池的碧水凛凛,错落的菡萏花影,碧叶红花中露出来的那个鲜活身影,落在沥沥水声中的甜软笑声,以及那只镌着木樨花的玉臂——

    李怀贤心中暗暗为那倒霉催的巡火营参领抱了一下不平,君上下旨把人扔到那几十年无法看管的地方,更默认让宫里人对其不管不顾,他们倒是照做了,如今出了事,巡火营的人有巡防懈怠之罪,君上也有责任。

    “奴才领命,敢问君上,薛夫人的葬礼是否循制按其夫人位分操办?”李怀贤回过神来,那薛夫人虽然不受待见,名义上好歹也是个三品的夫人。

    君亦止摇了摇头。

    李怀贤一怔,心想那薛氏真是够惨的。

    可这又能怪谁,只能怪她是薛家之女。

    “李怀贤,把薛氏的死讯传于君亦荣。”

    薛鱼是他少年时不惜忤逆吕后也要娶的人,被冷落宫中三年,如今死于烈火,灰飞烟灭,不知他得知此事,心情几何?

    李怀贤问,“君上,薛夫人之死是否一同报与薛府?”

    “不必。”君亦止攥拳,复又松开,脸上看不出喜怒。

    她入宫前自请与薛家断绝关系,当时珣阳城的百姓议论纷纷,有说薛文夫妇过河拆桥无仁无义的,也有说薛家女鸮鸟生翼忘恩负义的,外头的人不知内情,他却是知道的。

    薛家这个庶女本流落在外,他当年非要下旨纳其入宫,也是因这层缘故。

    他刻意刁难,本以为薛鱼恨毒了薛家,定会拒绝薛家的求告一走了之,却不知薛家用了什么法子让她心甘情愿入了宫,免了薛家的抗旨之罪。

    君亦止揉了揉发僵的额角,心头有种莫名的沉懑。

    当年他心里盘算,薛鱼入宫可使君亦荣痛彻心扉,若她拒绝了薛家远走天边,他也睁一只眼闭一眼,乐见薛家为抗旨之罪急赤白脸,一举两得,左右得宜,却从未想过薛鱼的处境。

    菡萏渠一见,大抵知道她是个达观知命之人,明明蒙受了莫大委屈,活得像株野草一样微贱无名,却也像野草一样张扬快意,却被迫卷入了他的仇恨漩涡中。

    吕后之流当日对他们母子赶尽杀绝,薛氏在其中沆瀣一气,那血海深仇赫然在目,他排除万难,从朝局浪旋中奋力挣出,好不容易才夺得九五之位,朝中元老都劝他宽厚仁慈,以昭继君之仁德。

    可权柄在手,有什么道理再对那群恶鹞狠鸱饮恨吞声?

    ......

    先帝与君亦止生母芙月夫人情笃,却不得不为稳定储君之位拉拢吕氏,许吕氏嫡女正妃之位,即位之后,吕氏理所当然位居中宫,成为皇后。

    芙月夫人则退居侧妃之位,先帝因此存了弥补之意,对其恩宠无度。

    吕后先后生下皇长子君亦荣,皇次子君亦祥,芙月也生下了皇三子君亦止。

    君亦止非嫡出,却享有前两位兄长都不曾有的皇家父爱,诗词经学、弓箭骑射、书法绘画均由先帝亲手教授。

    吕蔷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不惜以重金官权笼络群臣,集其党羽之势煽动群臣逼着先皇早早立下皇长子君亦荣为太子。

    皇长子天资平平,自幼在皇后庇佑之下成长,心性软弱,优柔寡断,纵然已为太子,却终日惶惶。

    吕氏也知如此平庸之人贵为储君实在牵强。

    但好歹有个同宗血脉可堪备选,皇次子品学兼优,才德兼备,有他稳在后方,便牢牢奠住了吕氏的百年家基,任芙月夫人母子如何得宠,也绝左右不了立储之事。

    谁料皇次子君亦祥却在一次秋闱射猎时摔马而亡,吕氏一族轰然大震。

    皇次子一去,眼见公孙氏日渐鼎盛,先皇对皇三子愈发偏爱无度,吕氏心急如焚,坐立难安。

    君亦荣失了胞弟还来不及哀痛,便被逼着成长,他本心懦志软,如此肩负吕氏一族的荣辱枯荣,只觉得更加战战兢兢,活不知味。

    在他的童年里,父皇从来没有夸过他,他知道自己愚笨,也很努力讨他的欢心,他对自己始终不咸不淡。

    没了二弟,才学、骑射、兵法、权谋、文采本就天赋异禀的君亦止如明珠焕华,衬得他黯然失色,就连母后都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为什么本宫会生下你这么个废物?”

    多少日日夜夜,朝不能食,夜不成寐,又有多少次,他恨自己出自吕氏,恨为什么死的是二弟,而不是他......

    朝中不乏有向先帝主张“储君应立贤”的重臣,更有公孙朔这个亲娘舅为他保驾护航,公孙家世代清廉,深受百姓崇慕,未必拼不过他吕家多年深耕而来的局势。

    但凡君亦止有一丝一毫的夺储之心,太子之位连带吕家满门的命早晚是他囊中之物。

    而先帝病重,时有易储之念,他们终究赌不起。

    日复一日恐惧的叠加终于让他听从了母亲的教唆,生出一个毒计。

    一场阴谋指向芙月夫人母子,本该一同送命的君亦止却因红英夫人侥幸活了下来,红英、芙月却因此死于非命,君亦萱身中剧毒,几乎命丧黄泉。

    君亦止痛失母亲,一夜之间,性格大变。

    四年前朝野倾轧,局势动荡,吕氏与其他拥护皇三子的势力之间的博弈跌宕不休,君亦止如愿在舅舅公孙朔的扶持下于乱流之中独树一帜,揽得一众权臣的信重。

    君亦荣之平庸无才,吕氏之跋扈揽权早令吕氏一族失尽人心,君亦止身正德重,英明果断,素有贤名,既有治国之才,亦有一统中原之志,其母家世代为官,清明廉正,底下之人早就有意襄助,只是苦于师出无名罢了。

    一旦有所呼吁,便是一呼百应。

    时逢吕氏势弱,原本趋附于太子一党之人纷纷弃暗投明,先帝临终之际,顺水推舟将爱子捧上帝位,君亦止如愿坐上龙椅,登基之日大赦天下,惟太子之党不得善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