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美女扶额,刚出狼窝又进虎穴!第95章 意外之喜

第95章 意外之喜

    才过两三日,黄家小姐便托元康带话回来。

    云乐舒正伏在床边替元大娘施针,还以为是黄琴瑟姐妹迫不及待催她交货,顿时有些无奈,却见元康拿出一张纸条递给她。

    云乐舒取出最后一针,收起针具,打开纸条看罢转头与元大娘道,“大娘,我要去镇上一趟,你可有什么要带的?”

    原来黄家姐妹众多,听见大姐二姐从她手里预定了首饰,便吵着也要,请她再带些图稿到府中给众人挑选。

    纸条里还说她们的表亲姐姐和姨母正好来了黄家,一听此事也想凑个热闹。

    姨母......?

    黄员外是何坚的连襟,这位姨母不就是汴州府尹何坚的夫人大王氏?云乐舒不自觉想起那封被撕毁的荐信。

    元大娘笑呵呵地整理衣裳,“没什么要买的,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让康儿陪你去吧,他今日的柴火都送了,正好无事。”

    元康也担心她的安全,比划道:“白萂姑娘,我陪你去。”

    这几日陈孚和元大娘轮流给她翻译手语,她已经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动作。

    她摇了摇头,“元大哥,你早上那么早就上山了,现在才刚从镇上送货回来,实在太辛苦了,我自己可以的。”

    但元大娘坚持要元康陪她去,她不好忤逆长辈的意思,便点头答应了。

    “面纱记得戴好,别让人瞧见了。”临出门,元大娘不忘嘱咐道。

    云乐舒应了声好,把这两日画的图稿轻手放到小箱中,阖妥,便与元康并肩走出门去。

    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她本不在意,元康却已在她头顶撑起一方油纸伞。

    她迎上元康明朗的目光,笑道,“元大哥总是这样周到。”

    元康露出一个温厚的笑,摇了摇头,比划道,“你怕冷,雨是凉的。”

    却不知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怕冷。

    许是昨天夜里突降大雨,她又正好忘了关窗,还踹了被子,半梦半醒间喊冷被他听见了吧。

    云乐舒抱着小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毛毛细雨渐渐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滴落在纸伞上,发出啪啦的细响,却丝毫没有打扰到正神游的她。

    元康看了看她,不着痕迹地把油纸伞往她那侧移了移。

    云乐舒打算先到李记工坊去,虽然定下的交期并不是今日,看看进度也好,若有做好的也可先送到黄家,她将今日带来的图稿全都誊画了一遍,也可直接交予老李赶制。

    至于图稿买断这桩,她打算放弃了。

    这几日没日没夜地画图,画得实在太累了,一张图辛苦画一个时辰却只产一套,实在白瞎了她这一番辛苦。

    到李记工坊时,元康收了伞与云乐舒刚进门,伙计便迎了上来。

    听到来意后又引他们到后院的场子去见老李,老李连同两个匠人正在铸制、雕琢。

    “白姑娘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记得交期定的不是今日啊。”老李见云乐舒来了,忙放下手中雕刻了一半的钗子,云乐舒认出,那是她委托图稿中的其中一款。

    云乐舒忙解释,“李老板别怕,我不是来催货的,是来下新单子的,这两日我画了不少,先挑一些交给您做着,这次每种做十套,你再给我优惠些哦。当然,我也想来看看之前下的单进度如何了。”看到老李桌前摆着的数支钗环,又问,“掌柜怎么亲自上手,可是底下的人躲懒呢。”

    老李哈哈一笑,将手边的锦盒递给她,“这几支做好了,你先过目,我瞧你那些花样形制有的还挺复杂,担心手下的匠人做不好,便领着我儿子和兄长给你铸制,只有那些个簪尾、钗身的寻常部分是小工做的。”

    原来旁边那二位是老李的儿子和兄长,云乐舒与他们点头致意,打开锦盒一看,见黄琴瑟要的那套头面,完完整整地躺在盒中,随手取出其中一件观摩。

    玉石的光泽、首饰的质感、主体的打磨无不精妙绝伦。

    云乐舒抚摸着,忍不住惊叹起来,“李老板,工部文思院督造的首饰也未必有您这儿的精细考究,实在是太难得了。”

    老李眉毛一扬,神色有几分得意,却还是谦虚地拱拱手,“我这小小工坊怎敢和文思院相较,白姑娘想是见过文思院供于皇室的首饰,又不想让我妄自菲薄,才出言哄骗吧。”

    其实他家工坊规模小,出品也少,一直在寻求破局的方法。

    自从那日看了这白萂姑娘送来委造的首饰图稿,他就有意让利,只求达成合作,用他家世代的手艺把那些精巧万分的首饰以最完美的工艺呈现出来,博个声名。

    虽说签了契约,工坊不能私自复刻客人的图稿,他日后也没法靠这批首饰赚钱,但这些首饰一旦流行于汴州达贵女眷中,他这个铸造方也能声名大噪,哪怕这白萂姑娘不再和他交易,他家的盛名也已经成了。

    城中几家大工坊,不会有他这样的耐心和匠心,如此一丝不苟地选材铸造雕刻,工艺这块,他家拿捏得死死的。

    “什么哄骗,我说的是真话。”云乐舒看着手中光彩夺目的首饰,忽然有点感动和庆幸。

    感动的是老李亲自下场,两三日的功夫竟做好了六件,可见他必定废寝忘食,用了不少心力。

    庆幸的是她选了李记,才能把她设想的东西这样贴切地呈现出来。

    这老李也算是她的半个知音了。

    “老李,你在首饰上阴刻上你家的名号吧。”云乐舒像其他客人一样叫他老李。

    老李一怔,“白姑娘我记得你当日签契书时写的......”

    “就当我感谢您这番用心吧,希望你家工坊能名震汴州。”

    老李看着面前戴着面纱的女子,似乎能透过面纱看到她开阔而豁达的笑意,心中大受感动。

    “好啦老李,别光顾着感动了,我还有十份新图稿要委托于你呢,你又有钱进账了,可开心吗?”云乐舒捧着带来的小箱,在他面前晃了晃,调侃道。

    老李几个被她逗得发笑,“嗳”了声,引她到前厅。

    ......

    到了黄员外家,元康依旧在外院等着,云乐舒自己拿着东西随下人入了侧厅。

    厅堂之上,聚了好些人,全都是女眷,还有几个年纪小些的小姐在玩闹。

    云乐舒捧着小箱福身问好,“各位夫人小姐好,白萂应邀来了。”

    转头见黄琴瑟,又道,“大小姐的那套头面做好了,我正好带来了。”

    主位上坐着两位年轻的夫人,相貌有几分相似,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抱着个白胖的孩子逗弄着,抬头笑道,“总算把人盼来了。”

    云乐舒猜想那便是何坚的夫人大王氏。

    “免礼吧,快把大小姐日前定下的那套首饰拿来给大家伙瞧瞧。”小王氏招了招手。

    几个小的闹哄哄地围过来,“大姐姐的首饰,我们也要看!”

    小王氏心烦地别过脸,指了指大王氏的女儿何韵,“瞧瞧你们表姐,多么娴静优雅,哪像你们几个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给我站好,姐姐们和姨母看过了才轮到你们。”

    几个小的才安静下来,巴巴地等着。

    云乐舒将锦盒打开,放到主位中间的案台上,大王氏正想拿起来看,怀里的小儿却咿咿呀呀地抓着她腰间的荷包。

    她出手制止,哄道,“儿子乖,这是爹爹的印章,一会儿咱还得给爹爹送去呢,玩不得。”

    云乐舒眼睛一亮,一时心不由主,激动得连手都在微微发颤,直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果真如琴瑟所言,这式样新颖别致,很是罕见呢。”小王氏拿起一副耳环,放在手上观摩,啧啧称奇,“也真是奇了,这做工竟不比姐姐耳朵上那副御赐的金环耳坠差呢。”

    大王氏被她这么一说更是来了兴趣,正想拿过来看,怀里的孩子却又比划着去抓她的荷包,她连忙低头哄着,不许他伸手来抓。

    黄琴瑟接过小王氏手中的耳环,又看了看盒中余下几款,只觉得爱不释手,比预想中的效果还要好。

    “回夫人,这是我委托西街李记工坊所制,他家世代从此肄业,手艺确实不错,我才放心地把呕心沥血所作的图稿交予他家制作。”云乐舒余光偷偷瞄着大王氏怀里那不安分的小娃。

    连对黄琴瑟审美嗤之以鼻的黄琵琶忍不住凑向前一番观赏,不吝赞赏,“果真不错,白姑娘,那我的何时才能拿到啊?”

    云乐舒道,“李老板受我所托,不肯假手于人,精益求精,自然做得慢些,但也一定会在咱们约定的时间内交货,二小姐请放心。”

    静静等在旁边的何韵这时也有几分心痒,轻轻放下茶盏走到母亲大王氏身边。

    旁边的小王氏笑着把盒子递给她,“韵儿,你来看,只是小心些,琴瑟是要戴着拜堂的。”

    大家都如此赞不绝口,几个小的便也无心玩闹了,一个个的勾着脖子,只想母亲快快发话,好叫她们也看看新鲜。

    何韵见了也觉得喜欢,却碍于面子不敢说自己也想要一套,只留恋地多看了几眼。

    大王氏禁不住儿子的闹腾,一把将孩子抱给何韵,“韵儿,你看着弟弟。”

    云乐舒时刻盯着大王氏腰间的荷包,那荷包此刻正攥在小儿手中,随着小儿转移到何韵身上。

    云乐舒按捺住心中激动,上前打开小箱,取出一叠图稿来,“二位夫人,这是新的款式,您可以先过目,若有喜欢的便早些定下,这些款式每种可供定制十份,订完即止。”

    大人们的注意力被她引开,无人发现那孩子手里把玩的荷包。

    “不是说可以给三倍价格买断吗?这若是人人都戴一样的首饰,岂不扫兴?”黄琵琶皱眉问道。

    “二小姐,一来我家首饰价高,也只有像您家这等富贵人家能买得起,二来我承诺每款只售十套,城中女子千万,要撞到一起也是极难的,张掌柜家的夫人那日便与我订了六支极乐之界鎏金钗,说是要送人,她只道,戴一样的首饰亦是一种缘法,各有千秋,何必介怀。”云乐舒只好随口忽悠,总不能直言她觉得买断太亏了。

    大王氏想起张掌柜的夫人一向自命不凡,清高得很,连她都不介意,还专门买来送人,那她们又介意什么。

    小王氏连连点头,“那倒是这个理儿,也不是随随便便来个人都能买得起的。”

    “那便请夫人小姐们先看看图稿吧。”云乐舒见她们几个没再坚持,便松快地笑笑。

    “好了,你们几个来看看大姐姐的头面,仔细别摔坏了,琴瑟你看着些。”小王氏把锦盒递给黄琴瑟,让她打开让几个小的看看。

    黄琴瑟略有不悦,却还是照做,把她们拉到自己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唯恐她们手重弄坏了。

    王氏姐妹和黄琵琶围在桌前,兴奋地攀谈挑选。

    黄琴瑟和几个小的也围成一堆,只有何韵心不在焉地哄着弟弟,一心也想凑到前面去挑选。

    云乐舒转身到她跟前,十分体贴地伸手要抱那孩子,“好可爱,可以让我抱抱吗?”

    何韵似见了救星,应了声好,便把孩子递给了她。

    众人闹闹纷纷的,没人往她这边看,白胖的小儿盯着她咯咯地笑,看着她的面纱便想扯,手里的荷包也不要了。

    云乐舒悄悄地抱着他坐到一边,偷偷取出那里面的印章,发动起全身心的力气,努力地记住那上面的纹络、字体、排列。

    她只觉得心都要跳出喉咙了,背上的冷汗浸湿了衣服,紧紧贴着肌肤。

    她屏气慑息,强装镇定,待确保把那印章的样子记在脑中,才悄无声息地放回荷包,塞回小儿的手里。

    过了好一会儿,大王氏才发现儿子被云乐舒抱着,嗔怪地看了一眼女儿,才伸手把孩子接过,“怎好叫白姑娘替我们抱孩子。”

    云乐舒朝那孩子眨眨眼,引得孩子又一阵笑,“是我看他实在可爱,忍不住想抱一抱。”

    “我这小儿倒是愿意和白姑娘亲近,平日他轻易不肯让陌生人抱的。”大王氏面上露出笑意,“我已看过了,我便定这三个吧。”

    说罢便将面前三幅图稿交到云乐舒手里。

    小王氏接着道,“姐姐眼光总是比我好,我便也要那三个,另外再加这两个。”又抬手递过来两幅图稿。

    云乐舒收起图稿,笑道,“二位夫人眼光独到,这众多图稿里,我也是最满意这几款,夫人放心,我定会请李记掌柜用上好的料子,用心雕琢,其他工坊就算要仿制,也仿不出这样的质地和工艺来。”

    大王氏道,“如此甚好,有劳了。”

    小王氏叹了口气,面色闪过几分憾色,“我瞧着余下那五个也很好看,就是不够稳重端庄,颜色太过轻浮。”

    黄琵琶嗤笑,“母亲,不是它们不好,是你如今身份贵重,它们配不上您了,便只有我们这些黄毛丫头正好匹配。”

    黄琴瑟悄悄翻了个白眼,在心里骂黄琵琶巧言令色,谄媚无度。

    小王氏翻了翻帕子,轻轻一笑,“罢了,那五个我瞧着确实是不错,我作主每款定个六套,家中姐妹几个一人一套,再给韵儿一套,六套正好,下个月喜迎中秋,便当作送你们的中秋之礼了。”

    厅堂里众多姐妹一听这话,喜不自胜,扑到她跟前直撒娇,“母亲最好了,谢谢母亲。”

    何韵也开心极了,福身与小王氏道谢,“谢谢姨母。”

    “下月中秋前能拿到吗?”小王氏问。

    云乐舒面露为难之色,小王氏又道,“若你保证赶在中秋之前交货,我现在就可以将尾金一并付给你。”

    中秋佳节免不了要陪自家老爷交际往来,到时候若能戴上这样华贵却不失独特的首饰出席,必能引得其他几位夫人羡慕,不仅她长脸,老爷也跟着长脸,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云乐舒掰了掰手指,支支吾吾道,“可是......”

    小王氏咬咬牙,“白姑娘,别可是了,我可以当面结清尾金,另外再给你一成,不,两成如何?”

    云乐舒心里乐得开花,却装得一脸忧虑,勉强应道,“那好吧,奴婢日日到李记工坊盯着,叫他们务必把黄员外家的单子先赶制出来。”

    此言既出,小王氏便让人拿来笔墨和银票,与云乐舒定了款式数目,签了收条。

    又是一笔巨款,云乐舒把银票揣到怀里,一心却只想着那何坚的私印,唯恐自己一不小心记岔了,忙恭敬地请退,拉着元康出了黄员外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