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美女扶额,刚出狼窝又进虎穴!第154章 山长水远,各自安好

第154章 山长水远,各自安好

    王府的中秋宴尤其丰盛,有大闸蟹,蟹粉酥,鲍鱼仙粉、清蒸鲥鱼、荔枝腰花、牛肉脯、桂花糕等,自然也少不了月饼。

    众人吃腻了便拿应时应景的桂花酒来配,除了紫璃,阖府上下均分饮了一些。

    云乐舒喝得尽兴,回房取来江九皋赠的桃花酒,小小一壶,与君亦远两个推杯换盏,三两回合便见了底。

    有酒助兴,赏月对酌,猜拳玩乐,大家都很高兴。

    两个小孩子被乳母抱在怀里,不哭不闹,乖得像嫦娥怀中的玉兔。

    夜间,云乐舒与紫璃抵足而眠,最后驻留的一夜,两人均有些伤感。

    床边竹编的摇篮轻轻摇晃,长烟、皓月舒展着小小身体,正吮着自己的指头,睡得香甜。

    兄妹两个长相全然不同,长烟看着反倒比皓月更乖巧些。

    云乐舒趴在床上支颐着看着两个孩子,满眼皆是慈爱和温柔,“紫璃,见你这样圆满,我便可放心离开了,明日我回山中祭拜,就不回来了......”

    “唉......或者多留两日也好,长烟皓月还没好好认你这个姨母呢。”紫璃轻叹。

    “姑奶奶,我只是去云游,又不是生离死别,有空我会给王府来信报平安,累了也还回来小住,说不定到时就不打算再走了。”她没心没肺地笑,眼里带着一丝微醺。

    “那说好了要给我来信的,一年至少回来一次,看看长烟和皓月。”

    “好。”

    “你真不带阿兆走吗?”

    “现在也没有人对我不利,何需阿兆贴身保护?寻常的地痞流氓、蛮横豪绅我自己就能搞得定。”

    “阿兆功夫到底还是比你好,你要不还是带上她吧,这样路上也有个伴。”

    “不带不带,我自己乐得自在......”

    “我真是要被你活活气死!唉,那......你在外多小心些,最好别露真容,还有,尽量别去西北之地,那里远离皇城、民风彪悍,皇甫丹纵人摇唇鼓舌,没底线地讪谤诋訾你,那里百姓对你颇有敌意,你虽已是白身,对皇甫明月已无威胁,怕他们仍要踩你一脚解气的。”

    “入宫一趟竟将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她不以为然地勾唇,只觉得这些人云亦云的百姓可笑。

    紫璃看着她,不知她是否仍在为君亦止利用她的事情心存芥蒂,顿了顿才又开口,“其实,当时君上强行推你上后位,与现在放手让你离开,心思是一样的,都是在尽他所能守护你,当然......他从前方法欠妥,让你觉得不舒服。”

    云乐舒沉吟一瞬,有些懵懂却不想深问,“他是一国之君,做任何事皆有多方考量,我如今已不在意了。”

    “那时他是真心想要立你为后——表面上是借你攘平后宫,实则是想一步步逼退皇甫明月的底线,慢慢赐你实权,相爷曾经多次劝他不可急功近利,他仍执意如此,他是不愿看着你像芙月夫人一般受制于森严阶品之下,连自保之力都没有。”

    “那时我不懂,我觉得皇庭深似海,宫中污淖龌龊事一堆,你未必适合留在宫中,所以即便内心自知你与公子再无可能,仍支持你离宫而去,可是后来一想,君上他分明已在努力为你清扫后宫,那时他若能一举料理了朝中那些倾向皇甫丹的臣子,将他的权柄与兵权收回,那几个女人早就在大佛寺敲木鱼烧高香了,你留在那清清静静的宫里又有什么不好的。”

    “终究是时不我与,两相错过......若不是当时迷云遮眼,你或许也能与君上成一双眷属,又何来那些误会......”

    成婚后,君亦远的表现极大地提高了紫璃心目中对皇室子弟的印象。

    尤其当她目睹君亦止在云乐舒离开这一年以来所做的一切,她越发觉得君亦止是个可托付之人。

    “紫璃......”云乐舒忽然喟然而叹,又心折若灰,万分笃定道,“不会的,纵使行道万千,总归走不出一个美满结局。”

    除了得知云浈与她是亲兄妹那天,这是紫璃第二次在她脸上看到这样悲伤,极致绝望的神色。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她声音喑哑,缓缓躺平下来,对着帐顶轻轻吟道。

    “这如何不算是一种达观知命的豁达?紫璃......我奢望过各种圆满,也都一一遂愿,可最终——老天爷全收回去了。”

    “我不敢再奢求什么,我希望身边的人都好好儿的,都好好儿的......”

    月上中天,二人窃窃细语到深夜,彼此都已困乏不堪,紫璃竟未细想她这没由来的几句话藏着什么心情。

    第二日云乐舒好说歹说才哄着阿兆带着小元旦回了闲引阁,又与府上一一道过别,准备赶往百灵山。

    林管家却忽然快步赶来,“王爷,侧妃,宫里传来急信,给云姑娘的。”

    紫璃福至心灵,敏锐捕捉到云乐舒美丽双眸中一瞬闪过的雀跃。

    尽管微不可见,尽管一闪即逝,尽管很快便归于平静,可却切实存在过。

    她下意识看向一无所知的丈夫,反复在心里回顾方才所见那柔软却怒放的眸光。

    云乐舒迟疑着接过,偌大一封信,只有寥寥几句,是君亦止峭峻遒劲的笔书,笔墨潦草,甚至晕坏了一角,显是仓促写就。

    君亦远迷瞪问道,“昨日亦萱说过皇兄今日要过来看长烟和皓月,难道是有事耽误了,可怎会给妹妹传信......”

    “说什么了?”紫璃已猜得八九不离十,多半是想最后告个别。

    云乐舒略显哭笑不得,将信展开给她看,上面写着“欠酒不还,食言而肥,百灵山下候尔,携酒来。申时,伯尧。”

    皇兄竟自称伯尧......

    伯尧二字晃得君亦远目眩,字里行间的熟稔亲密他倒觉有些习以为常,无论过去或现在,他一贯待云乐舒如此。

    “你这会儿回山拜祭完爹娘,时间正好,你见不见他?”紫璃盈盈笑着,眼底尽是暧昧和打量,不待她回答,又挽过她的手,半推半送地将她送到骏马旁,“左右人家就在山脚下拦你,不见也得见了,快去吧,替我给二老烧柱香。”

    云乐舒横身一跨上了马背,又话别几句,收了纷繁心绪,勒缰起行。

    身后是紫璃的殷殷叮嘱,“记得来信.......累了就回来看看我们......保重身体......”

    拜祭过父母,云乐舒鼓起勇气踏入曾经与紫璃撒欢玩乐的居室,还到藏书阁去了一趟。

    满墙的古籍册本,医经手稿静静守在阁中,不知时移事改,仍等着主人取阅。

    架上空了些位置,云乐舒谙熟各类书籍的摆放位置,猜想云浈那次回山来,应是带走了几本医书、琴谱,几本罗不悔的手稿还有一本她闲时无事照着他的字迹临摹的词选。

    她抚过那本词选曾经放置的位置,心里头空落落的,某处漏着风。

    山中各处被照看得很好,景物一切依旧,故人却已长绝。

    她背起包袱,手上提一壶秋露白,回首看了一眼紧紧挨着的两座坟茔,只觉心中苍凉无依,缓缓背身离去。

    山下有人在等着她——

    不知为何她会觉得那个人,是她脱离这种坏情绪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解药。

    她步履匆忙。

    山脚下那棵枫树中秋前后亦顺应时序开始变红,将红未红的叶子层叠伸延,像是要努力触碰阳光雨露。

    树下背手站着一人,长身玉立,萧疏挺拔,犹如昆山片玉,光华暗流,身边白色的马儿正垂头食草。

    见她出现,他雍容缓辔,往前相迎,笑怪道,“你不守时。”

    云乐舒酒靥清浅,仰头看他,“在山里转了转,耽搁了点时间,喏,赔礼。”

    她扬起手中的酒壶赔笑,忽然发现心里那硕大空虚正在被缓缓填弥。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伴随着一丝不由自主的慌乱。

    “你要去何处?”他不接她的酒。

    “此处离垠梁很近,我一会儿便从垠梁渡口乘船离开,待上了船我再想想要去哪里。”她将酒壶捧到他面前,“秋露白,你喜欢的。我知道你只是想来送一送我,现下见过,就此告别吧,后会有期。”

    君亦止隽逸的眉眼凝着她,满是不同以往的温柔与多情,似是不愿再克制,明熠的目光看得她耳根发烫。

    “我们是朋友,那么,走前好歹也要话别几句罢,又没人撵你赶你,陪我看完夕阳再走,可好?”他终于伸手将酒接过,却换了一种隐带哀求的语气。

    声音从喉咙里出来时便已染了暗哑,仿佛他脏腑里全是阴霾。

    “......好。”俊逸无双的公子软语相求,偏又毫不遮掩撒娇意味,让本就心有不舍之人也不管不顾起来。

    短暂地纵自己随心一回,以此聊慰心中离愁,是可以被理解的吧。

    他星目微阖,满足地笑,“走吧,前面不远处有个半山观景台,与渡口顺向,就去那儿吧。”

    云乐舒取了自己的马,与他并肩而行,很快便到了一处建在半山腰上的观景台前。

    二人下马,君亦止从马背上解下酒来提在手上。

    山势平缓,修有石阶指引,二人拾级而上,沿着一行青松翠竹登上观景台。

    观景台虽离渡口不远,却因要爬阶而令来往行客望而却步,此时又接近日暮,是以只余游客零星。

    君亦止提着酒引云乐舒到檐外栈道,睥睨山下群景,缓道,“这里虽简陋,俯瞰所得景致,却很不凡。”

    栈道上另外两位登高赏景的公子准备下山归家,见忽然来了两位气质出尘的年轻公子,一个雍容清贵,身似长松,一个玉琢冰雕,精致得能与傅粉何郎比肩,不觉有些惊叹,频频回望。

    “果真不错。”眼下所至之处,松烟入墨,山林渐染,绿林尽头是湖海碧波,荻花瑟瑟,舟渡繁忙。

    她看着他手上两壶酒,微讶,“你也带了酒?”

    “我也有要赠你的送别酒。”君亦止将酒打开递与她。

    “竟也是秋露白。”她接过轻嗅酒香,惊讶不已,“真巧......”

    “镜水楼的伙计说这酒不醉人,放心喝吧。”

    镜水楼畅饮,泛舟夜游,赏焰火......

    竟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想来像是一场梦。

    君亦止腰间佩着她亲手缝制的护身符香囊,那片澄白无瑕的云形岫玉在他长衫摆幅上微微晃动。

    “去年在镜水楼我曾祝你家国安平,望你平安喜乐,那些,都是我的真心,今日相别,我仍祝你一切顺利,无论是清君侧的谋算,还是望你长乐永康的心愿。”云乐舒从香囊上收回目光,执壶敬他,顾自喝下一口酒。

    仍是芬香酸甜的果子香,混着丝丝酒的醇香,回味无穷。

    君亦止亦抬手饮了一口,浅浅一笑,尤其温柔,“回程时便说好不提旧事,只论当下之交,看来不止是我,你也很难忘记前尘往事。”

    他喝的是她还的酒,她喝是他赠的酒。

    同样香醇的秋露白在二人口中弥漫、延绵,却是截然不同两种滋味。

    “你在山上待了很久,是因为心中执念未消么?”他笑得祥和,心中却尽是酸楚。

    哪怕她撞了南墙绝了后路,心依然不会偏向他。

    她决绝离开,谁去劝都未见一分转圜,即便赠他香囊,与他见面,亦全是基于朋友之谊,出于感激之情。

    云乐舒怔怔看着他,半晌才知他所言何意。

    她极目远眺湖海上一汀鸥鹭,几片白帆,故意言不由衷,“理智认了命,心上却永远落下怨怼和惋恨,他是我心底唯一一束光,能留一片影也好,你说我这样病态,算是一种执念吗?”

    君亦止仰头饮酒,声音哑沉,“爱意从来不会霎然焚尽,只会点滴消磨......”

    他突然看向她,带着一种莽撞的无畏,“正如我对你一样。”

    云乐舒顿住,无措地看向他,没料想他竟然再度将对她的心意宣之于口。

    可就是因为这样,她才要离开这里啊。

    爱她,靠近她,只会招致不幸......

    她突然又为自己对他过度的忧惧和关切感到惊慌。

    她不由自主想靠近他,守护他,关心他,看见他胸口便怦怦直跳,心里也会变得柔软......

    她仓促移开目光,不敢与他对视。

    夕阳渐垂,余霞散成绮,一轮红日隐在云霞里,绘出金边绣线,秀水明山被映得蔚郁多彩。

    远方是轻烟柳影,身后是霞光万丈,那样的美景都盖不住她的美。

    她立在栈道,衣摆被风拂起,身上渡了一层薄而柔的光,明明很温融,看起来却那样孤独落寞。

    他想要抱抱她,他需要抱抱她,可又不想最后还要惹她生厌......

    方才那些言语冲撞已是破例。

    他一口一口饮酒,小小一壶秋露白很快便要见底,却仍然清醒十分.

    他撂下酒壶,手懒懒搭在栏上,看着渡口边成片芦苇荻花,天边一行归雁,重新开口,“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总是在动荡,总是在告别,应当习惯才是,你若想要开心,还需放下执念,否则行至天涯海角,你也不会得到解脱的,你与云浈当初一样,不过是逃避而已。”

    不拘说什么,最后再多听她说几句话也好。

    她闷声应“嗯”,然后蹙眉问他,“要除去皇甫丹,拔除其党羽爪牙不容易,你一定小心......”

    “两年,我尽力在两年内将此事落定,期望能兵不血刃,像料理吕氏一样让皇甫一党彻底桑落瓦解,若那时事情有变,图璧必有动荡,无论你在哪里,请回到珣阳,让王府,让我,来庇护你。”他剑眉微扬,说得郑重其事。

    “不,你一定会顺利的......”最好各自安好,不再相见。

    薄暮冥冥,两人各自饮酒看夕阳霞景,沉默地等待日落。

    日暮总是仓促,斜晖倏忽之间不见,昏黄天际转而更替为银夜万里。

    中秋过后,圆月仍旧高悬于天际。

    圆满,又不圆满。

    圆满的是月,不圆满的是人。

    二人缓步下山,各自牵过马匹,笑着道别。

    “君似明月,送我千里,我以明月还君,祈愿伯尧平安,幸福,圆满,顺遂。”她眼眶微红,偷偷吸了吸鼻子,以为没被发现。

    二人身上铺着月光似霜,如同月宫里不悲不喜的仙人,眉宇间却尽是凡人的别离伤愁。

    “你看起来很难过......你这份不舍应该有我的一份吧?如此,我也算没白来这一趟。”君亦止拉着缰绳,微微倾身看她,“多谢你的祝福,以后山长水远,各自安好。”

    “快回去吧,我要走了。”她拉着缰绳引马儿转头。

    他亦跨身上马,抚着腰间的香囊,回头又道,“香囊我很喜欢,多谢。”

    她跨坐马上,轻轻一笑,“这是大佛寺的护身符,不要嫌弃丑,要日日戴着哦。好啦,我走啦,后会有期!”

    玉手扬鞭,马蹄声碎,只影零落天边外。

    多少不舍与嗟叹,皆在心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天唐锦绣同居大神暗恋我大宋将门元尊篮坛教皇星墓奶妈疼你在柯学世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