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朱允熥赵宁儿的结局第七十七章 活阎王(1)

第七十七章 活阎王(1)

        大明朝的清流,自洪武朝开始日子就一直不好过。

        历朝历代的清贵读书人,不但都是天子门生,而且富贵风流。敢于直抒己见,甚至不惜得罪君王,乃至于有的干脆可以藐视君王....

        可大明朝,你敢吗?

        任凭你锦绣文章古今少有,不管是入朝为官还是江湖为民,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大明朝的皇帝老子,他就不得意读书人。

        当初太祖高皇帝就曾做过这样的诗,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粉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从这诗中就可以看出来,大明朝的皇帝不但不得意读书人,而且还厌恶读书人。厌恶读书人说话,厌恶读书人多事,厌恶读书人小题大做.....

        这一点,太祖高皇帝和汉高祖很像,后者更是直接摘下儒生帽子往里撒尿的主儿!

        后来太祖高皇帝立了皇太孙,也就是当今皇上。

        当初皇上在东宫时,看着还算是礼贤下士的。颇有几分当初孝康皇帝的风范,可正位东宫之后,马上显露出和太祖高皇帝一样的脾性来。

        清贵读书人可以用,但不能大用。就是当做给天下读书人看的门面,军国大事完全排除在外。

        而且,还会时不时的磨磨刀子,杀几个贪官祭天。

        但这些日子,陡然之间,风向却截然不同了。

        先是江南系的官员中,侍郎李至刚被点位钦差,去北方清查不法士绅。

        而后又钦点了翰林学士方孝孺,学道巡阅使,督查天下学风,视察天下官学。

        这直接让大明朝堂之上,沉寂许久的江南系清流们欣喜若狂。

        就应该这么用他们呀!

        他们这些清贵读书人,就是帮着君王治理天下的。

        惩戒宵小,推行教化,以圣人文章仁孝治国。

        一时间,朝堂之上陡然翻身的清贵一派,竟然有些东风压倒西风的架势。

        私下里更是有人低声议论,皇上终于迷途知返知道以文治国,以文载道了。

        ~~

        如此半个月后。

        时间的一只脚,已经快迈进七月。

        御花园中的花,更是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大清早,朱高炽迈着方步,手里捧着一碗冰镇酸梅汤,笑着进了南书房值班处。

        颔首跟各位大臣打过招呼之后,惬意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下一秒,他笑不出来。

        因为他面前,厚厚的奏折已经摞得比他脑袋还高。

        他有些悻悻的朝乾清宫那边看一眼,心中腹诽,“你丫弄个南书房出来是不是为了偷懒的?这些活,你都甩给姆们了,你丫倒是清闲!”

        如今这位皇帝跟当初太祖高皇帝当政是两个路子,太祖高皇帝是凡事都亲力亲为,而这位则是抓大放小,

        但是,但是,但是....

        放小不等于不管不问,他可以放小,但谁在小事上出了岔子,这位处置人的手段,可不比太祖高皇帝差。

        朱高炽心中腹诽,还是拿起一本奏折,扫两眼就皱眉仍在一边。

        “疯了?孔家的案子都是铁案了,还在为他们抱不平,还说要恢复衍圣公的爵位?谁写的,老子看看?”

        想着,他看了一眼署名。

        翰林院的清流,难怪呢!

        “书呆子!”他心中骂一声,把奏折扔到一边,又拿起一本。

        这本奏折,倒是写得一笔好颜体字,笔力刚强有力。

        “太祖时,浙地赋税甚苛,其税为天下其余之地倍数。仅粮一例,每年就高达两百万石。浙地之民早就不堪重负,苦不堪言。如今圣君临朝,请免浙地钱粮三成。则浙地万民,必然感念圣恩!”

        朱高炽顿时皱眉,心中骂道,“这他妈谁呀?”

        骂着他再看看署名,心中又骂道,“怪不得!哼,蹬鼻子上脸!”

        奏折的署名之人,乃是浙地豪族出身的官员,清流之中的笔杆子。

        早些年大明朝开国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因为浙人怀念张士诚,所以定下了比其他行省多了两倍的赋税。

        但是皇上刚登基没多久,就把这事给推了,现如今大家交的都是一样的。而且因为推行海贸鼓励工商,还特旨允许浙地以钱代粮,以布代粮。..

        忽然,朱高炽的脸色古怪起来,眼珠转转。

        “请皇上免税?这是清流们推出来试探皇上口风的?”朱高炽心中暗道,“嗯,不但要试探皇上口风,还要邀功卖名,显得他有风骨!”

        想着,他脸上浮出一丝坏笑。

        把那本翰林院编修的折子,单独的放在书案的左侧。

        那是等一会,他们要呈给皇上预览的。

        “你丫清闲?我给找点事!你丫蹬鼻子上脸,我也给你们清流找点事!”朱高炽心中暗道,“还真以为他要重用你们清流了?方孝孺那是巡查天下官学吗?那是躲出去了,这都看不清还当什么官?回家抱孩子得了!”

        心里如是想着,又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恰好,李景隆从另一边过来,直接坐在朱高炽的身侧。

        “殿下!”李景隆点着手里的奏折低声道,“您管着宗正府呀!这事该您来定!”说着,笑道,“您看,有几位亲王的庶子庶女到了婚配的岁数,上书请旨了!”

        说着,他又顿顿,“如今宗室都居在京中,新的封号和王爵也还没下来,到底该怎么办,您是不是得给个章程!”

        朱高炽本来的好心情,瞬间丧失殆尽。

        移藩还他妈不如直接说削藩,那还好听点。

        现在,几乎不愿意封出去的藩王们都拖家带口的住在京师当中,藩王们的王帽子还在,可他们儿女却迟迟不见封赏。

        藩王们不敢找皇帝闹,自然要隔三差五的找他朱高炽这个宗正府的宗正,烦不胜烦。

        都是他叔叔辈的,说话喷他一脸唾沫,他是一点招儿都没有。

        “这可耽误不得,已故秦王家的小郡主,眼看和兵部尚书茹瑺家的小子婚期将近。可是没个章程,两家都不敢走礼了!”李景隆继续说道,“还有已故晋王家的老四,原先的庆成王,就封地在潞州那位,也到了定亲的岁数,您得说话呀!”

        朱高炽不胜其烦,“知道了,一会看一会看!”

        随后,又喝了一口酸梅汤。

        说着,他摇摇头,继续看着手中来自山东的奏折。

        “一会可不成,下官马上去见万岁爷.....”

        李景隆话音未落,刹那间朱高炽好似见鬼似的腾的站起来。

        “怎么了?”李景隆纳闷的探头过去。

        噗!

        朱高炽口中的酸梅汤,直接来了一个飞流直下三尺,喷了李景隆满脑袋。

        “......”李景隆愣了。

        “这是要造反呀!”却见朱高炽嗷的一声,拿起奏折就往乾清宫小跑而去。

        “我...他妈...”李景隆摸摸湿漉漉的头发,摸摸满是酸梅汤的后脖颈子,“殿下,我新穿的衣裳!”

        ~~

        “殿下!”王八耻拦住朱高炽,“可不敢跑,万岁爷歇着呢!”

        “赶紧!”朱高炽平日的笑脸荡然无存,怒道,“快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