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朱允熥赵宁儿简介第192章 年前(2)

第192章 年前(2)

        进京干什么?

        反正不是请客吃饭。

        而是要全大明,刚选拔出来的五千多名乡所之长,参观皮庙场。

        从大明开国到现在,起码几千张风干的人皮,都在皮庙场那边挂着呢。

        贪污五十两以上就剥皮充草,以后谁敢在百姓的粮税上做手脚,自己掂量!

        不但要他们看,而且这几千张人皮在他们看完之后,交给工部,做成几千张人皮褥子,让这些人带回去。

        就放在他们椅子下面,让他们每天都坐在上面。

        想在粮税上做手脚,下一个被人坐的就是你!

        另外,年前还有最后一批涉及各地官仓舞弊案的人犯要被处决,也都让这几千名乡所之长亲眼去看。

        看看什么是凌迟。

        看看什么是活剐。

        看看什么叫求死不能。

        人,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才能做好人。

        官,更要有敬畏之心才能做好官。

        朱家皇帝这就这个性子,眼里不揉沙子。

        而除却这件事之外,年关将至之前,朱允熥这个皇帝还有几件事要做。

        祭祖,祭天。

        赏赐文武官员。

        巡阅京营军兵。

        给各藩国去诏,恭贺新年。

        接见各国使臣,接受贡礼。

        在诸多的事宜之中,朱允熥选择了先巡阅武学。

        是他当年跟老爷子建议的并且亲自督办修建的武学。

        当初种下的种子,现在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

        腊月十一,小寒。

        乾清宫外,郑国公常升,魏国公徐辉祖,保国公蓝春,曹国公李景隆,颍国公傅让,信国公汤軏等人,俱是一身戎装。

        在乾清门之外,则是数十名同样戎装的军侯。

        放眼望去满是雄壮之色,盔甲鲜明。

        整个紫禁城寂静无声,但却又仿佛弥漫着无限的金戈铁马。

        荣成伯邓平微微跛脚,站在乾清宫门前,环视一圈。

        “皇上起架!”

        “臣等恭迎皇上!”

        呼啦,铁甲叶子轰然作响,所有公侯单膝跪地。

        一只祥云靴,缓缓踏出门口。

        然后朱允熥身着束腰的大红色五爪金龙袍服,头戴黑纱冠,腰配玉带,满是威严的跨步过来。

        在他身后,是小一号的六斤,小眼睛锃明瓦亮滴流乱转。

        “平身!”

        “谢万岁!”

        随后朱允熥牵着六斤登上肩舆,浩荡的仪仗从乾清门走午门....朝皇城外驶去!

        ~~

        大明武学就建在钟山之侧,紧挨着驻军的大营。

        京师共有十九万驻军,但不都驻扎在应天府中,可是驻扎在此处的,一定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武学的位置和京营是齐平的,而在它们之前则是香火不断的大明英烈祠。

        要去京营和武学的正门,必须要经过英烈祠。

        祠中舒丈高的白塔犹如擎天柱,那里面供奉的都是大明战死将士的骨灰。

        大汉有麒麟阁和云台,大唐有凌烟阁。

        而大明有功臣庙还有英烈祠。

        任何时代,后人都不能忘记前人的功劳。因为后人一切的安定繁荣,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乃至血肉之上。

        ~

        英烈祠正门前,驸马都稍荣国公梅殷,已带着八十名武学当中,精挑细选品学兼优之士,恭迎于此。

        远远的见到皇帝的仪仗,梅殷率人单膝跪倒,“臣等恭迎皇上!”

        “停!”

        仪仗在英烈祠硕大辉煌的正门前停住。

        正门一侧立着石碑,左侧上书唐太宗昔日之话,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

        右侧则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皇上!”

        邓平推开肩舆的侧门,侧身恭迎。

        朱允熥没有第一时间下来,而是看着武学门前的石碑,若有所思。

        “朕以前曾说过,英烈祠之香火,每逢佳节必派遣皇族子弟前来祭拜!”朱允熥缓缓说道,“文官落轿武官下马,难以表示尊荣!”

        说着,站在石碑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声道,“万千英魂铸造今日之太平盛世,百万英烈方有今日之大明....从今以后,凡祭奠之日。皇帝亲至,亦要步行入内,以示尊荣。”

        “自朕始,传于后世子孙,定为常例不得改之!”

        “遵旨!”众臣大声回道。

        而在群臣之中的朱高炽则是暗中撇嘴,“丫真他妈会收买人心!”

        李景隆侍立在朱允熥身侧,闻言笑道,“皇上尊荣英烈之心,天地动容。三军将士闻之,定竭诚效命,以报君恩!”

        朱允熥点头一笑。

        此时,驸马梅殷上前,“臣叩见皇上!”

        自从上一代信国公汤和故去之后,武学就由他掌管,其人文武双全,在他的管理之下,早些年在那些老军侯的教导下,颇有些土匪风气动辄闹着要屠城的武学,如今多了几分肃然正气。

        朱允熥拉着六斤的手,“嗯,配朕进去!”

        “是!”

        就在朱允熥拉着六斤,踩上第一个台阶的时候。

        数位白发伤残老兵,合力推开了英烈祠的大门。

        “喔.....”六斤发出一声惊呼。

        大门之后,是长长的长廊。

        长廊由汉白玉堆砌而成,壁表之上满是活灵活现的彩绘。

        走得近了,一张张如同真人的肖像映入眼帘。

        故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黔宁王沐英,宁河王邓愈...

        每张画像都是栩栩如生,在画像的的侧面还用小字写着他们的生卒年限,一生功绩.....

        “那是父皇的外公,也就是你的太外公!”朱允熥指着常遇春的画像对六斤说道,“一会祭拜的时候,你要磕头!”

        “儿臣知道了!”六斤说着,忽然回头看了看常升,然后用力点头。

        瞬间常升心中一堵,但随即头颅高昂。

        朱允熥的脚步很慢,仿佛怕惊扰了英灵。

        所有人也都走得很慢,眼神定格在那些画像上不肯移动。

        李景隆呆呆的看着墙上的李文忠画像,眼神晶莹。

        坡脚的邓平望着宁河王邓愈,肩膀有些颤抖。

        蓝春看蓝玉的画.....一直失神。

        两侧连廊之中的画像看不到尽头,走过这些追封王爵的功臣,就是战死的追封国公的功臣。

        死在叛军手中的胡大海,骂不绝口被陈友谅绞死的花云....

        为救老爷子死在鄱阳湖大战的俞通海,被俘不屈绝食而死的廖永安。

        战死在不刺川下的孙兴祖,血战洪都死于贼手的赵德胜.....

        “父皇!”寂静之中,六斤忽然开口道,“为何这些功臣的肖像都画在石头上?”

        “你仔细看,是画的吗?”朱允熥开口道。

        六斤认真的看过去才发现,那些画像是先刻出来然后再染色的。

        “画像有损坏的一天,宫殿也有焚毁的一天!”朱允熥又道,“而刻在石头上,才能海枯石烂,明白吗?”

        “儿臣懂了!他们和我大明一样,日月常在,是吗?”六斤仰脸问道。

        朱允熥没说话,摸摸儿子的头,继续前行。

        再往前....没有画像了。

        可是无边无际的连廊两侧,密密麻麻刻着的全是名字....

        一将功成万骨枯!

        历史上只有王侯将相能够留下画像,而其他人能留下名字,已是万幸。

        刻在石头之上,即便将来真的有那么一天,大明亡了。

        可是他们留下了名字,就算是人们遗忘了大明,也不会遗忘他们。

        他们是大明,也是中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